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原创 -> 今日网闻
银川市:让老年人的幸福触手可及
2025-05-12 19:16:33   
2025-05-12 19:16:33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WechatIMG570.jpg

 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,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。近年来,银川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,在养老服务工作上积极探索与实践,从社区食堂的暖胃服务,到短托养老的贴心关怀,再到“银耀湖城”的精神滋养,全方位、多层次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,让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触手可及。

  社区食堂:一碗热汤里的民生温度

  “民以食为天,老以安为先”。针对老年人“做饭难、吃饭难”的痛点,银川市将社区食堂建设作为养老服务的“先手棋”,以“暖胃”服务撬动“暖心”工程。出台《银川市社区食堂(老年助餐点)管理办法》,建立“政府主导+财政支持+社会参与”机制,累计投入4360万元专项资金,统一建设标准、服务规范和监管流程,确保社区食堂标准化运营。创新“服务外包、中央厨房配餐、公建民营”等模式,吸引社会力量参与。如清水湾社区食堂引入专业养老服务企业运营,采用“公益+低偿+市场”定价机制,60岁以上老人及特殊群体享8折优惠,每日供应早中晚三餐、每周菜品不重样,服务覆盖周边20个小区3万余人,单日最高就餐量达450人次。针对行动不便老人,推出“红色骑手+流动餐车”送餐服务:金凤区平伏桥村党员组建送餐队伍,为高龄老人提供“上门送餐+亲情陪伴”;兴庆区祥和社区以“流动餐车”进小区,实现“最后100米”助餐覆盖。目前全市建成社区食堂(助餐点)214个,构建起“15分钟养老助餐服务圈”,让老年人从“将就吃”到“吃得好”。

截屏2025-05-12 12.32.58_副本.png

  短托养老:家门口的“微养老”新范式

  面对家庭结构小型化、养老需求多元化挑战,银川市创新推出“短托养老”服务,打造“白天托管、夜间回家”“短期入住、专业照护”的灵活模式,破解“子女忙、老人孤”的养老困局。以“日托+短托+长住”为核心,提供生活照料、康复护理、文化娱乐等定制化服务。永宁县望远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试点“试住体验”,适老化房间、专业护理团队、营养膳食搭配获老年人点赞,市民王桂芬体验后表示:“这里比想象中更温馨,子女也更放心。”为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提供“临时托养”服务,当子女出差、保姆缺位时,老人可短期入住养老机构,享受24小时专业照护。目前全市13家养老机构开展短托服务,既减轻家庭照护负担,又提升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,实现“家庭减压+机构增效”双赢。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、日间照料中心、社区食堂等载体,将短托服务嵌入居民生活圈,让老人“离家不离社区”,既保留熟悉的生活环境,又能获得专业照护,推动养老服务从“机构化”向“社区化”延伸。

WechatIMG572.jpg

  银耀湖城:银发力量的价值再释放

  为破解老年人“精神空巢”难题,银川市以“银耀湖城”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,搭建“老有所为+老有所乐”双平台,让老年群体从“被服务者”转变为“服务参与者”。3月25日启动“银龄行动”,组建文化传承、医疗义诊、社区治理等7支专业志愿服务队,吸引千余名老年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、关爱儿童、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。退休教师李淑华带领“银发宣讲团”走进社区,用亲身经历讲述城市变迁,成为基层治理的“银发顾问”。依托社区文化中心、老年大学等阵地,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、书画展览、健身操比赛等活动。“银耀湖城”启动仪式上,老年文艺团队带来的戏曲联唱、模特走秀等节目,展现了“白首如新、岁月如歌”的精神风貌。通过志愿服务与文化活动,老年人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,更成为文明风尚的传播者。数据显示,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年人抑郁率较非参与者低37%,社交活跃度提升45%,形成“服务社会-充实自我-传递温暖”的正向循环。

  从“舌尖”到“心间”,从“照护”到“价值”,银川市以养老服务的“精准度”提升老年生活的“幸福度”。未来,银川市将持续深化“党建引领+多元协同+数字赋能”养老模式,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“夕阳红”里拥抱“银龄美”,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银川样本”。(宁夏新闻网记者 闫文丽 文/图)

【编辑】:闫文丽
【责任编辑】:邹炜新